欢迎光临珏佳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官方网站!
News & Notice
新闻资讯
企业动态
以“价值”破局:珏佳猎头为企业人才引进提供的实操建议

当前人才竞争白热化,不少企业陷入“薪资设限→错失良才→竞争力下滑”的恶性循环,核心症结是用“成本思维”衡量人才,而非以“价值思维”评估贡献。作为深耕人才领域的专业机构,珏佳猎头结合实操案例,从理念转变、岗位策略、制度优化三大维度,为企业提供可落地的人才引进方案。

 

一、转变核心认知:从“算成本”到“评价值”,打破薪资桎梏

 

企业将人才引进困于内部薪酬制度的根本,是混淆“薪资高低”与“人才价值”的逻辑。真正的人才评估标准,应是“他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”,而非“企业要为他支付多少工资”。

 

案例:某高端制造企业技术人才引进困境

 

某新能源设备企业长期受“电池能量密度提升”技术难题困扰,产品竞争力落后同行。HR按内部“高级工程师”月薪3万上限筛选,3位有核心专利的候选人均拒绝邀约。后委托珏佳猎头介入,我们通过行业调研发现,该领域能解决此难题的人才,市场薪资普遍为月薪5-6万。最终企业突破薪资限制,以月薪5.5万引进一位专家,其入职6个月带领团队实现技术突破,使产品良品率提升15%,年增收超2000万元——人才成本仅增30万/年,却带来近20倍价值回报。

 

建议

 

1. 建立“人才价值预评估”机制:招聘前,由业务、财务部门及猎头共同测算目标人才潜在价值(如技术突破收益、效率提升节约等),反推合理薪资,不直接套用内部制度。

2. 引入“市场薪酬动态对标”:每季度联合猎头或第三方机构,获取高端技术、核心销售等目标岗位的市场薪酬数据,确保薪资竞争力处于行业前30%,避免因信息差错失人才。

 

二、聚焦关键岗位:差异化策略,释放“高价值岗位”潜力

 

不同岗位对企业的价值贡献模式不同,需针对性设计人才引进策略。其中,高端技术岗和核心销售岗是企业“价值引擎”,必须打破传统薪资束缚。

 

1. 高端技术岗:以“问题解决能力”定薪,而非“岗位级别”

 

技术人才的核心价值是“解决企业卡脖子问题”,其薪资应与“问题难度”“解决周期”“成果价值”强挂钩,而非局限于内部职级薪资体系。

 

案例:某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岗突破案例

 

某生物制药公司推进抗癌新药临床试验,急需有同类经验的研发项目负责人。HR按“研发总监”年薪60万招聘,3个月无果。珏佳猎头了解到,该类人才市场年薪普遍80-100万,且需配套项目奖金。企业最终调整方案:年薪90万+项目成功奖金(药品上市后一次性奖励200万)。入职后,该负责人将临床试验周期缩短6个月,为企业节省研发成本超500万,且提前抢占市场,首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。

 

2. 核心销售岗:以“业绩贡献”为导向,拒绝“底薪设限”

 

销售岗的本质是“价值交换”,高底薪往往对应高能力、高资源,企业应摒弃“怕薪资高”的顾虑,转而关注“人才能否带来超额业绩”。

 

案例:某快消企业销售团队升级案例

 

某食品企业计划开拓华东高端商超渠道,HR按内部“区域销售经理”月薪1.5万招聘,面试者多为缺乏高端渠道资源的新人。珏佳猎头推荐一位有10年华东高端商超资源的候选人,对方要求底薪3万+提成(销售额3%),企业HR以“超内部标准”拒绝。后该候选人入职竞争对手公司,6个月内帮助竞品抢占华东30%高端商超份额。企业无奈重新委托我们,最终以底薪3.2万引进另一位候选人,其入职1年帮助企业开拓200+高端商超门店,实现销售额1.2亿,候选人年收入达45万,企业因新增销售额获利超2000万。

 

建议

 

- 技术岗:设计“基础薪资+项目奖金+长期激励”组合,基础薪资对标市场,项目奖金绑定技术成果(如专利、效率提升),长期激励(如股权)绑定人才与企业发展。

- 销售岗:推行“无上限底薪+阶梯式提成”,针对有资源、有能力的候选人,可协商“保底薪资+超额业绩分成”,甚至开放“合伙人模式”(如允许候选人自带团队,按团队业绩获取更高比例分成)。

 

三、优化制度流程:打通“人才通道”,避免HR成为“拦路虎”

 

多数企业错失人才的关键,是HR仅以“薪资是否符合内部制度”为筛选标准,缺乏“价值判断”权限。需从流程和制度上,赋予业务部门更多话语权,同时建立“特殊人才绿色通道”。

 

案例:某科技企业制度优化案例

 

某To B SaaS企业招聘“大客户销售总监”时,HR以“薪资不超内部总监级50万年薪上限”为首要筛选条件,淘汰多位有头部企业大客户资源的候选人。后企业接受珏佳猎头建议,优化流程:

 

1. 业务部门(销售负责人)先对候选人做“资源与能力评估”,判断其是否能解决“大客户签约难”问题;

2. 若业务部门认定为“高价值人才”,可提交“特殊人才申请”,跳过内部薪资上限,由CEO、财务总监、业务负责人共同评审薪资方案;

3. 评审通过后,HR仅负责薪资谈判与入职流程,不再拥有“薪资否决权”。

 

优化后,企业以年薪70万引进一位候选人,其入职1年签下3个千万级大客户,为企业带来3500万营收,投资回报率超500%。

 

建议

 

1. 建立“特殊人才评审机制”:针对高端技术、核心销售等关键岗,允许业务部门提交“高价值人才申请”,由CEO、业务/财务负责人及猎头组成评审组,单独制定薪资激励方案,绕开常规薪酬限制。

2. 明确HR角色定位:HR在关键岗位招聘中,核心职责是“提供市场薪酬数据”“协助薪资谈判”“办理入职手续”,而非“以薪资制度否决候选人”,将“价值判断权”交还给业务部门。

 

结语

 

企业竞争本质是人才竞争,人才竞争核心是“价值认知”的竞争。珏佳猎头认为,优秀人才从非“成本负担”,而是“利润引擎”。企业唯有从“算成本”转向“评价值”,针对关键岗位设计差异化策略,优化内部制度流程,才能在人才争夺战中抢占先机,避免“优秀人才流向竞争对手”的遗憾。

 

未来,珏佳猎头将持续为企业提供“人才价值评估+定制化招聘方案”服务,帮助企业精准匹配高价值人才,实现“引进一人,带动一片”的增长效果。


本文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