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是否具备《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》,是否加入中国人才交流协会猎头专业委员会等权威机构;
关注客户复购率(如珏佳复购率达 75%)、企业评价(可通过企查查、客户访谈了解),避免选择 “仅靠低价吸引客户,服务质量无保障” 的机构。
优先选择有细分行业专属团队的猎头公司,如珏佳针对制造业、金融、医疗等领域均配备 5 年以上行业经验的顾问,能精准理解 “生产总监需懂精益生产”“风控总监需熟悉私募新规” 等岗位细节;
询问是否有同行业成功案例,如 “是否为光伏企业猎聘过研发总监”,而非泛泛而谈 “做过很多研发岗”。
中高级人才多为 “被动候选人”(在职且不主动投递简历),需确认猎头是否有挖掘被动人才的能力,如珏佳人才库中被动候选人占比达 60%,且定期更新人才职业动态;
了解人才库的行业匹配度,如科技行业猎头需有 AI、大数据领域的人才储备,而非 “跨行业堆砌简历”。
专业猎头会在合作前召开 “需求分析会”,细化岗位 JD(如 “运营总监需有私域搭建经验,而非仅懂线下运营”),而非直接索要岗位;
合作中需提供阶段性反馈(如 “本周筛选出 10 位候选人,3 位进入初面”),入职后提供背调报告(包括工作履历、业绩真实性、离职原因等),如珏佳背调覆盖率达 100%,且报告包含 20 + 项核心信息。
确认是否有 “补猎 / 退款条款”,如候选人入职后 3 个月内离职,猎头是否免费补猎(珏佳提供 6 个月保证期,期间离职免费补猎,补猎周期不超过原周期的 50%);
避免 “高预付款 + 无退款” 的陷阱,正规猎头多采用 “预付款(20%-30%)+ 入职后付尾款” 的模式,且预付款可抵扣尾款。
收费比例:通常为候选人税前年薪的 20%-30%(年薪包含基本工资、奖金、福利、股权等),如候选人年薪 100 万,猎头费用约 20-30 万;
岗位差异:核心管理岗(如 CEO、CFO)、稀缺技术岗(如算法负责人、研发总监)收费比例可能略高(25%-30%),普通中岗(如部门经理)比例约 20%-25%。
预付款:合作启动时支付总费用的 20%-30%,用于猎头组建团队、启动寻访(如珏佳预付款可抵扣尾款,且若 3 个月内未找到合适候选人,可协商退款或延期);
尾款:候选人正式入职后 15-30 天内支付剩余费用,部分猎头会预留 5%-10% 费用,待候选人过保证期后支付。
无隐形费用:明确告知年薪计算范围、支付节点,不额外收取 “背调费”“面试安排费”;
定制化方案:针对长期合作企业、多岗位需求企业,提供 “打包优惠”(如年度合作套餐,费用较单次合作降低 10%-15%);
按效果付费:若候选人未通过保证期,免费补猎且不额外收费,降低企业风险。
除基础岗位要求(学历、经验、技能)外,需明确 “软需求”:如企业文化(狼性团队需候选人有抗压能力,稳健企业需候选人注重合规)、岗位核心目标(如 “研发总监需 1 年内推动 1 项专利落地”);
提供行业与企业背景:如 “我们是光伏行业二线企业,计划 3 年内成为一线,需要有技术突破经验的候选人”,帮助猎头向候选人传递岗位价值。
面试后 24 小时内告知猎头候选人评价(如 “候选人技术能力达标,但缺乏团队管理经验,需调整方向”),避免猎头继续推荐同类候选人;
若需求调整(如 “薪资预算从 100 万提升至 120 万”),需第一时间同步,减少无效寻访。
开放企业信息:如组织候选人参观办公环境、与业务负责人沟通(而非仅 HR 对接),让候选人更直观了解企业;
分享行业动态:如 “我们的竞争对手近期在挖同岗位人才,薪资开到 130 万”,帮助猎头制定有竞争力的薪酬方案。
中高级人才寻访需 1-3 个月(核心岗可能需 3-6 个月),企业需避免 “要求 1 周内推荐候选人”“同时找 5 家猎头比价”,导致猎头精力分散、候选人混乱;
尊重猎头的专业判断:如猎头建议 “候选人薪资略超预算,但能带来显著业绩提升”,企业可结合 ROI(投资回报率)评估,而非仅卡预算。